近些年來,隨著國家標準的建立及發光標志在各地的推廣應用,發光標志在視認性上明顯優于普通的反光標志,在關鍵節點安裝及降低交通事故率上體現出明顯的優勢。發光標志也逐漸被接受,應用地區及環境上逐漸增多。附之而來也出現一些誤區。
其中最主要的是部分業主或設計單位明顯認知不足,認為全透的一定比半透的好,所以不分標志種類,安裝環境、標志大小就用全透型。
全透型一般適用于國標類警告、禁令、指示標志或面積小于2平方內的標志,應用透明材料或面透光材料制作,底膜和字膜整體發光,視覺整體柔和均勻,清晰、美觀。而目前有些廠商為迎合有些業主和設計的高大上的心理,將大版面的指路標志也做成全透型。底膜和字膜全部發光,首先對比度不清晰,不能起到有效的提醒或指示效果。其次因表面是透明材料,雖抗壓性,強度和鋁板相差不大,能夠替代鋁板,但是樹脂材質,熱膨脹系數大,極易變形。夏天在烈日中暴曬,表面溫度60度以上,很容易造成表面的凹凸不平整?,F階段,大版面的全透型沒有大批量經過市場、經歷完整的冬夏季節應用驗證。部分業主設計不了解盲目追風,有些廠商逐利盲目吹噓自行攻克大版面全透型發光標志技術難關。如是這樣,建議可以在國際權威雜志期刊上發表論文,這是材料學科技術上的突破和重大成就。這是一種浮夸極度不負責任的行為,不利于發光標志整體行業的發展,對自身及行業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。